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全国二卷语文作文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全国二卷语文作文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2021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作文?
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高考作文
1917年4月,***在《新青年》发表《体育之研究》一文,其中论及“体育之效”时指出: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。目不明可以明,耳不聪可以聪。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,即使是至强者,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;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,增益其所不能,久之也会变而为强。因此,“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,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。吾生而弱乎,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,未可知也”。
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。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,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。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出炉,你会如何写这篇文章?
可以多角度写,比如
1、规律的认知步骤,照搬,借鉴,创新,提高,精益求精。这样做事大差不差,出不了大问题,最终成就新的自己。
2、虚心的领导者,集思广益,发扬民主,最终取得成就
3、作为家长,遇事不要包揽,多锻炼子女,才能有出息。
4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,百花齐放,学无止境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
得不得分不知道了
看到这个题目,我觉得还是有点难度的,我理解的是,看红楼梦的这段话,有三层意思,第一是说明了文化的意义,即腹有诗书气自华,有文化是基础;第二是写文章不能完全照搬古书,要结合实际;第三是贾宝玉的题名是关键,贾宝玉在自己文化基础上,结合实际,进行了创新,也就是不能读死书。
结合以上,我觉得这段话重点强调古典文化知识的重要,但同时强调了文化创新更有意义,所以应该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去写。
文章怎么写呢,我觉得可以写对题目这段话的理解,也可以写自己对了解的一段历史文化的理解,也可以写人生经历中,文化对自己的感染等等。
以上个人看法,欢迎指正。
红楼梦这篇作文如何写,可以举个例子:爬山
题目《攀登自己的高山,欣赏最美的风景》
第一阶段“移用”:走平路,走大路,随大流,现成的路好走,不费劲,跟上大部队。
——看到的是低处的风景
第二阶段“借用”:走到半山坡,吃力了。有人坐下来休息,有人停下来不走了。你看旁边有颗枯树,你去折个树枝,借用这个树枝,修理改进一下,当做个支撑的手杖,爬起来省力。
——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。
第三阶段“独创”:马上要登顶了,但是山路没了。大家都不再上去了,只能待在他自己以为的“山顶”,其实山顶还没到。这时你要独自前往,没有路,只能自己开路,拿着手杖单“镰刀”,挥舞镰刀,一路披荆斩棘,开出一条小路。独自一人登上了真正的山顶,风光无限好,一览众山小。
——可以看到美丽的落日或者初升的太阳。
总结升华,不同位置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,但是最美的永远是在顶端。
2021全国卷一语文作文?
1917年4月,***在《新青年》发表《体育之研究》一文,其中论及“体育之效”时指出: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。目不明可以明,耳不聪可以聪。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,即使是至强者,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;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,增益其所不能,久之也会变而为强。因此,“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,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。吾生而弱乎,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,未可知也”。
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。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,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。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国二卷语文作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全国二卷语文作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