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双一流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双一流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双一流和超一流有啥区别?
简单来说,目前的双一流,就是以前的985高校以及部分211高校。
超一流,就是39所985高校里面的更高层次的学校。比如说清华北大已经华东五校~北京大学,清华大学,复旦大学,上海交通大学,浙江大学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南京大学。
这些学校是超一流大学。
中国双一流学校名单?
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天津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吉林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同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厦门大学、山东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中南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四川大学、重庆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、兰州大学、国防科技大学。
全国137所“双一流”大学共划分为几个档次?
双一流大学其实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统称,并非单一地指某一类大学。因此,换而言之,国内双一流大学并不存在档次层面的区分,当前主要是依据大学发展方向初步划定,而且会随着大学实力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。
从国内大学发展历史来看,在不少人的印象之中,985工程大学实力强于211工程大学,其次是重点一本,再其次是二本、三本、专科。不过,双一流大学作为国内高校实力最新评价标准之后,许多人依然是习惯于用档次划分高校阵营。但不得不说,这绝对是一种过时的想法。
137所双一流大学共分为三类,共计有42所世界一流大学,A类有36所,B类有6所,95所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。从整体实力上来看,双一流大学A类高校占据绝对优势,而且全部来自传统的985工程高校,B类则是实力相当的三所985工程和三所211工程大学,与A类高校相比,整体实力要偏弱一些。但是,双一流大学的评选机制,决定了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随时会发生排名的变动。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,国内大学发展潜力彻底激活,尤其是一些“双非”高校,比如南方科技大学,排名一度进入国内高校前十,让不少人眼前一亮。
今年恰逢双一流大学五年一度评估,在竞争逐渐白热化的大背景之下,势必会有一些大学面临“出局”,也势必会有一些高校打破发展瓶颈,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。那么,你看好哪些大学逆袭?
这种排名的前提就没有说清楚,如何排啊?按综合实力?按A+学科数量?按单个学科的实力?等等。所以,排出来没有任何意义。就好比清华是很强,若比修理汽车,那肯定比不过蓝翔[呲牙]
全国“双一流”大学不是137所,而是147所。我觉得可以分为七个档次,具体如下:
第一档(4所):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大学、国防科技大学;
第二档(24所):中国人民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天津大学、吉林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同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山东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[_a***_]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四川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;
第三档(20所):北京科技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、北京协和医学院、中央财经大学、中国政法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东北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上海财经大学、苏州大学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南京理工大学、厦门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、湖南大学、重庆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西南大学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、兰州大学;
第四档(27所):北京交通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、北京中医药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、北京外国语大学、对外经贸大学、哈尔滨工程大学、华东理工大学、上海外国语大学、上海大学、中国矿业大学、河海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、合肥工业大学、福州大学、郑州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、湖南师范大学、暨南大学、西南交通大学、西南财经大学、南方科技大学、上海科技大学、海军军医大学、空军军医大学;
第五档(17所):中国农业大学、中国传媒大学、天津工业大学、天津医科大学、天津中医药大学、华北电力大学、太原理工大学、东北师范大学、东华大学、南京邮电大学、江南大学、南京医科大学、南昌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、陕西师范大学;